2020年10月9-10日,以”青年岩石力学工作者经济融合与成果转化”为主题的中国科技峰会系列活动–第22期青年科学家沙龙在清华大学成功召开。本次沙龙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委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采矿岩石力学分会、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专家联谊会建筑环能组等单位联合承办。沙龙由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李邵军研究员、国家”杰青”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广清教授、国家”优青”获得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左建平教授,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清华大学赵志宏副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本次沙龙共邀请8位资深学者做了主旨报告,20余位青年学者做了特邀报告,并安排了2场集中讨论,共有50多位专家线下参会,线上参会人数累计超过4万余人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东北大学副校长冯夏庭教授致开幕辞并以”岩石力学与人工智能”为题做了主旨报告。他指出,在目前非常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此次青年科学家沙龙聚焦经济融合与成果转化,恰逢其时。岩石力学领域存在很多”卡脖子”技术,希望青年科学家们能为此而努力。岩石力学发展到现在,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行装备和软件创新,如何系统梳理出各方面前沿理论问题、工程核心难题等都值得深入研讨。他希望,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通过对最新的进展和成果加以讨论,从年轻人的视角进行梳理,系统思考未来岩石力学基础理论、技术、装备、软件以及重大工程难题,想清楚方向,想清楚对策,并加强人才培养。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林润华副部长、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副主席杨强教授、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方东平教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徐文立女士和综合部副部长冯婷女生等领导也到会指导。
本次沙龙将面向川藏铁路、雄安新区建设、乌东德水电站、非常规能源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分设智能建造、岩土工程装备、岩土工程软件、服务国家战略等四个论坛进行专题研讨,凝练岩土工程装备、软件、智能化方面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形成了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作为决策咨询报告提交中国科协。
青年科学家沙龙是中国科技峰会系列活动之一。中国科技峰会是中国科协2018年创设的系列高端智库品牌,致力于打造汇聚智慧思想的高端智库平台和探索科技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青年科学家沙龙作为中国科技峰会的”青春版”,致力于凝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增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和获得感,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